#重版出來
#評論
#安井昇
雖然,很想把安井留到最後再寫(就跟布丁也要留到最後才吃一樣),但因為主角黑澤心跟前輩安井真的是一組最相似卻又最遙遠的對照,而且這組合也是《重版出來》留在我心中最強大的印象,所以,還是先聊聊安井吧。
如果可以,誰不想像黑澤一樣,對初入出版的人事物懷抱著新鮮感與夢想?如果可以,誰會願意成為後來冷漠無情、陰冷鬼笑的新人殺手安井,開了一個「編輯殘酷物語」的推特,對新手編輯極盡嘲諷?
帥編五百旗頭曾經說,《Comic FLOW》廢刊前的安井跟黑澤真的很像,都是熱血編輯。安井為了一圓自己的夢想,努力培養和漫畫家之間的信任感,甚至犧牲自己的假日和家人的紀念日,實質的拋妻棄子也在所不惜。然而叫好不叫座的《Comic FLOW》終於迎來了上層廢刊的決定,這一天,所有關於編輯的水逆一次就發生了。
三年來的苦心化為烏有,跪在漫畫家面前的安井;三年來的犧牲化為空氣,看著妻子遞出離婚協議書的安井。看著他,然後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。
那個滿懷夢想的少年安井死去了,取而代之的,是成為一個陰冷、唯利是圖的大叔安井。他開始精密計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點,為了有品質的生活、和家人的相處,他必須極盡一切的追求效益和數據的最大化。面對新手漫畫家,他顯得自私又不盡人情;面對黑澤的笨蛋熱血,他顯得冰冷又高傲。
事實上,安井的經驗和反應,確實更能呈現編輯這一行真正的痛苦。例如面對作家,有時不盡然是邀稿、寫稿的關係而已,和對方培養信任感,必須動用自己的時間和情感,因此那不是純粹的僱用合作關係而已,但是一旦合作因故破局,不但影響品牌信譽,編輯自身的心理和人際網絡也會受到相當的耗損。所謂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」,有些人情債你不見得還得起。人情債都還不起、還不完了,更何況是愛情或親情?相較之下,黑澤心似乎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困擾。(我希望她有啊……)
另外是,編輯為了理想自願為奴、責任制的付出,最後卻沒有決定權,在這種不對等的結構中,往往耗損得更快。在出版的過程中,編輯多半沒有主體,只是幕後的推手,但不一定能得到相應的重視。編輯是協調者,但未必是決定者。
終究要面對的是,在理想跟現實之間,是不是有一個平衡點可以站住?如果沒有,這樣一個以「人」為理想的產業,從業者卻最不貼近一般人的正常生活,非得犧牲才能成就些黃昏的餘光,最後該怎麼辦?
這,就是安井留給編輯甚至新聞相關從業人員的訊息吧。